国有资本减持的财务运作风险

2017-03-25 00:00:00嘉辉 资本运作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若想对国有资本的控制力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增强,最有效的方法是坚持走减持国有资本的道路。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国有资本减持的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一、管窥国有资本减持过程中财务问题及解决

  从目前的国企的发展状况来看,其运作的主体是财务,同时我们进行减持时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财务。具体来说,对国有股进行减持这项系统工程非常复杂,为了使这个系统工程与国有资本的运作主体相适应,我们应设立统一、协调的决策与执行机构。它的工作主线分为两块,一是从国有企业中抽取的国有资本,即国有资本的“退”; 二是将财务主体进行集合,利用这些资金重新进行投资行为,以更好的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改良产业结构并完善企业运营状况。但在我国还没有专门行使此职能的机构,暂由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代理。考虑到我国国情特殊,在国有股中进行“有进有退”的改革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仍需进一步增强一些独立的财务活动的协调性与组织性。我们可以建立一种灵活性强的公司或机构,它能在任务完成后退出,与社会上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相似。

  (一)国有股权定价模式的选择问题

  国有企业根据其形式可分为:国有企业中的非上市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公司制的企业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企业。再各种形式的国企中都会存在着国有股。为了确保国有股不流失,国有企业的产权应当相当明确。为了进一步保证在减持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市场定价便是必由之路。国有股减持的市场化模式能极大的增加投资者的积极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具有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二)财务运作方式及特性的比较

  我们有多种方式进行国有资本减持,但从整体来看减持的重点还是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资本,为此本文给出减持的主要思路:

  1.采取国有股配售

  这种配售方式的财务特征是:不改变总资股本,不对公司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公司的财务能力方面更不会受到冲击。它只能修改经营状况较为良好的公司的股权结构。但由于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从总体上来看是令人满意的,因而在增加财务收益时就不用选择负债经营的方式。因此在对该方案进行采用和选择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配股的定价以及何时进行配股,同时也要考虑到二级市场承受能力的大小。

  2.采取国有股回购

  由于股东的股份部分被回收,公司的总股本会减少。公司进行现金流难度加大,投资融资均会受到负面影响。大多数盈利性公司依靠是他们的资金流动能力,因此,这种思路会使很大的影响到公司的世纪财务能力与状况。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可以使得每股的净资产值和EPS获得有效提高,对于稳定股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得公司在日后融资的过程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从使用范围的角度来看,那些资金充足和对收缩经营有需求的企业更为适合。

  3.股转债的采取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回购前可以发行债券或可转换股,以便赚取足够的债券资金,保证股票回购的有效进行。另一种就是利用银行贷款。在条件与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成为有关部门新的财务支持,以达到减持国有股的目的。由于要向银行抵押固定资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

  4.令公司内部人持股

  这种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经理层的融资收购;另一种是职工持股。从一方面来看,公司的经理能够对负债融资进行有效的利用,将杠杆收购的一些愿力进行合理恰当的运用,将公司的部分股票购下。另一方面,企业里面的职工可以购买国有股,进行国有股的减持。在获得公司的部分产权后,他们也享有了公司部分的管理权。这种方式改变了公司的管理结构,更有利于公司运作与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处理以及再投资回收资金

  一般来说,国外的回收后资金最终都会被全部收到中央。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及社会运转情况,回收资金如果进入了非生产领域,就只能有较少的花销用于其它的方面或者对各部门的财政困难进行弥补,而且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通常都有非常复杂的企业产权关系,如果单纯的有中央财政管理对其进行管理,将会失去公平。总而言之,如果这笔资金由财政部门得到,不能任其发展让它进入到非生产性的领域,主体的运作过程应当是由独立的财政部门来掌管的,以此来当资金源,严格遵循和贯彻国家“有进有出”的原则和要求,根据财务手段方法与规律,对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国有企业进行再投资。

  二、国有资本减持中的风险控制问题

  1.国有资本定价中的难题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要进行国有资本减持,只有做到公开,透明,才能保证在国有股权在定价的过程中,国家资本不会流失。如今,国有资本的减持大多在证券市场上运作,而且企业的产权关系一般明晰。所以,在国有资本减持过程中不出现什么重大问题。只是要注意国有股转让价格和转让比例等因素,从而能及时顾及到国家利益。与传统的上市公司相比,非上市公司在有国有资本的定价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非上市国企在国有资本减持的过程中出现有关问题,国家应当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要深刻的认识到国有资本的减持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过程。为了保证不会侵害到国有资本的权益,应当完全的理顺减持对象的产权关系,保证它的清晰性和明确性,这样做才能够更好的确定转让过程中由谁来承担权利责任,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产权交易中各部门的责任,规范产权交易,进一步减少产权交易过程中的费用,提高产权交易的效率。第三,定价合理。无论采取哪种资本交易方式,都应该依照法律并遵循市场的原则,全程公开透明化,进行公平的交易并时刻接受公众的监督。而对于一些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他们进行国有资本减持的首选方式应该是场内交易,但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混乱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能很好的进行资本减持。因此,为了给国有资本退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根源处减少产权交易的腐败与阴暗 ,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产权交易法律法规,规范产权交易,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进行产权交易行为。

  2.关于控制国有资本控制权风险

  在进行国有资本减持的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立足于国有资本,从宏观和整体上看都能保证国有股份在全社会的控制力,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不是对任何的国有企业都具有这种控制能力。微观上来说,国有资本的减持遵循了国家“有进有退”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对控制力进行不同的分配。对于有的企业来说,要进行绝对的控股;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只需要进行相对控股,而有的企业只要进行参股即可,同时也有个别的企业要全面的退出。判断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否增强,之需要返还的资金并没有完全退出生产的领域,相反的,它是进行了继续的投资,给予了一些需要将国有经济控制力不断增强的部门和行业以强大的支持。

  3.影响资本结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从形式上来看,资本结构的国有股减持时非常灵活的。不仅可以使股转股,也可以实现股转债。对于企业来说,这次对财务进行运作的机会是绝好的。不仅能够通过这个机会对股权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使得股权的流动性获得不断的增强,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资本结构的改善,使得财务杠杆收益不断增大,能够更好的找到全新的资金来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选择的财务运作方式是不恰当的,那么不仅无法很好的体现出上述的效应,甚至有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效果。因而,应当对各种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将各种手段方法依据实际的形势进行灵活的运用,充分结合起宏观的政策与财务的方法,是的资本运作能够更加的成功,没有风险。

[资本运作]相关推荐

[资本运作]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资本运作有哪些特征_资本运作的三个一般特征 下一篇:资本经营有哪些特征_关于资本经营的三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