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1 00:00:00碧玉 幼儿舞蹈
1、一、二年级模式。低年级学生躯干力量弱小,肢体各个部分的活动范围应由弱到强,一点一点的展开。在设计这个时期的舞蹈动作时,以活动学生各关节为主,通过舞蹈练习达到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将舞蹈动作设计定位以后,选择欢快活泼的音乐,通过跳跃性的音符再现,配以简单、幽默的舞蹈设计,来完成乐曲、舞蹈动作的吻合,经过一定的调整修饰,是舞蹈节目达到统一、和谐,进一步演练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舞蹈《清清河水我的家》就是依据这个原理来创编、教学的。我首先将轻松、简单,便于学生掌握的动作设计出来,然后随音乐和学生一起跳,边跳边改,不仅使学生表演天真、自然,而且达到了创编、教学的目的。
2、三年级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和学习、训练后,学生的身体发育等各个方面已具备了再提高一步的条件。这时,在编排舞蹈动作时,需要学生加大一定的活动量,调整动作幅度。舞蹈《皮筋舞》就采取了常见的游戏方式“皮筋舞”,通过音乐节奏和学生可以达到的跳跃动作、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舞蹈节目表演过程。在动作设计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身段和手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节奏感、灵敏性,增加学生的音乐感受。
3、四年级模式。将学生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象有趣的故事或舞蹈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小鸟、森林、家园》就采 ..........
阅读全文58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