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舞蹈的起源与分类

2017-03-24 00:00:00胡萍 舞蹈形体

  佤族舞蹈的起源没有直接的证据和确切的考证,我们只能从佤族人民的历史与生活中寻找其踪迹。闻名世界的沧源岩画,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62公里勐来乡的山东省岩上,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画面上丰富的狩猎、杂耍、舞蹈等场面中,有充满威武杀气和各种道具的剽牛祭祀舞;有由几人组成,围于竖棺周围走舞,以此安葬死者,娱乐死者的丧葬舞;更有五人围成一个圈舞蹈的圆圈舞。著名考古学家王宁生教授在《云南沧源演化的发现和研究》“舞蹈”中,将其岩画舞蹈分为三类,即娱乐性舞蹈、模拟性舞蹈和祭祀性舞蹈。其次,在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口碑中有对木鼓、猎头、剽牛等起源的记述,以及对佤族语言的产生、人工火的发明、宗教信仰及图腾崇拜记载,而这些活动中,舞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我们在将沧源岩画和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口碑记述结合起来对比分析中发现,佤族民间舞蹈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并有祭祀、狩猎、丧葬、自娱等丰富的舞蹈类型。

佤族舞蹈的起源与分类

  (一)木鼓舞

  木鼓舞,佤语叫做“克鲁克罗”,是佤族木鼓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鼓被佤族看做是能够驱邪通神和振奋军心的工具,是佤族多神崇拜的产物。每一个佤族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木鼓房,房中存放一对木鼓,即公鼓和母鼓,有严格规定必须两鼓同时敲击,后经发展,已不拘泥于地点及鼓数的限制了。木鼓舞共由四部分组成,即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舞蹈时,首先由巫师“魔巴”带领 ..........

阅读全文

[舞蹈形体]相关推荐

[舞蹈形体]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舞蹈欣赏的意义_舞蹈欣赏的内容 下一篇:舞蹈腰部柔软训练_舞蹈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