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危机管理误区

2017-03-27 00:00:00嘉辉 危机管理

  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使整个日本甚至是全世界陷入核危机的恐慌之中。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日本核危机管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篡改数据,在第一时间隐瞒真相。

  在海啸袭击过后,其实,福岛核电站已经出现了问题,可是东京电力公司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相关情况,于是外界纷纷猜测福岛核电站超期服役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首要原因,可是,东电发出的声音却是十分有限和微弱的,直到东电的员工因为核辐射受伤,东电才召开了记者发布会进行澄清,可是当很多媒体记者质问新闻发言人武藤�副社长:“核危机什么时候能够安全?”“核辐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时,这位副社长却大都以“我不太清楚”作答。这样含糊其辞的回答只能让公众认为之前的猜测,即东电上报给政府的数据可能出现了篡改是事实。而这正是造成政府后续救援不力,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发生核泄漏的机组进行维修,进而诱发了更大的核灾难的原因。由此,东京电力开始迅速失去人民的信任,而日本政府的公信力在此时也受其累及而下滑。

  第二,缺乏有力数据支持,本末倒置,置公众利益于不顾。

  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号、第四号机组起火发生爆炸后,日本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各媒体发布消息。但是,面对此次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提问,首相菅直人并没有能够给出确切的回答就匆匆离席,而后来的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后撤距离从20公里变为30公里,是谁做出的决定”的时候,也没能够指出能够令人信服的带有科学性的依据,从而使民众开始怀疑这个数字只是政府在安抚民众的情绪,防止发生骚乱而做出的。这样的新闻发布,不仅没有获得公众的认可,反而暴露了更多的破绽给外界,进而引发了人们更大程度上的恐慌情绪。更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整个数据公布过程中,竟然出现了“福岛核电站积水辐射超标数值错误”这样低级而严重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于东电集团和政府方面的质疑。

  第三,对危机的破坏性认识不够,抱有侥幸心理,过多考虑本国的利益,决策不果断,引发外界质疑。

  在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甚至是猜忌的是,面对如此重大的核泄漏事故,日本政府方面却迟迟不肯申请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援助,直到局面已经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日本方面还在阻止其他国家对日本本土核辐射量进行监测,而且关于土壤、海洋等辐射的强度一直都是由日本单方面进行公布,这不得不让国际社会怀疑,日本方面在故意隐瞒一些事实的真相。使得很多国外、尤其是邻国的公众开始联想到与核电站关系最为密切也是国际社会最为敏感的原子弹制造问题。当这样的疑云产生时,本来就已深陷泥淖的东京电力和日本政府又不得不再次进行数据公布,澄清制造核弹所产生的放射性元素与核发电的不同等等。可是此刻一切的解释都已经成为了苍白无力的辩驳。

  第四,预防措施不到位,贻误战机,致使人民生命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其实,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在最初给出的核泄漏事故的程度是很保守的4级。也就是说,在最初,日本方面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并不严重,应该是完全可控的。其实,外界也一直在质疑,以日本现有的技术,一次海啸居然能导致日本用于启动冷却设备的三道保障电网全部都出现故障,甚至是连柴油发电机都不能发电,这确实是有点不可思议,这也就难免有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超期服役的猜测了。但不管怎么说,东电公司事先对核泄漏事故可能会带来的灾难的严重性没有充分估计,更没有对核泄漏危机发生时的应对处理做好预案,过于乐观自信,是诱发此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盲目乐观,造成高辐射污水外泄,引发更深层次危机。

  日本核危机管控的失败之处,更重要的一点是没能够有效地控制危机的传播,将一个国家的核危机转化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心灵”危机。其实,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机组发生爆炸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很可能出现核泄漏的问题,不管是直接的核物质泄漏还是污水泄漏,但显然日本方面在堵漏工作上有些力不从心。而实际上,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当危机之外的组织被卷入危机时,都会首先选择保证自身的利益。因此,当出现了高辐射污水外泄的事件时,更多的责问、置难从四面八方涌入,而且从单独的关注此次核泄漏的污水排放,开始进一步深究在日本377,88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就拥有18座核电站55个核反应堆,如此之巨大的规模,之前产生的污水又都是如何进行排放的,其核辐射浓度是否达标的更深层次问题。而这方面,除了使各个国家开始重新检查自己的核安全状况之外,更多的开始认为此次日本核事故很可能成为整个世界的灾难,面对强大国际舆论的强烈压力,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毫无反击之力,顾此而失彼。

[危机管理]相关推荐

[危机管理]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医院危机的种类和特点 下一篇:现代企业的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