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00:00:00苏萌 网球培训
2009年温网是费德勒第15个大满贯锦标,从此超越桑普拉斯,独霸男子网坛历史第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程,欢迎大家点击观看。
最后一发,费德勒面无表情的挥臂击球,带着强力旋转的outside-in冲出纳达尔力所能及处,全场山呼海啸,瑞士人一声狮吼。类似的场景,我看过不下几十次,让我站在澳网中心球场,都能模仿出来。没想到时隔五年,竟会泪流满面。
爱上费德勒很容易,网球史上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第一次看他打球,就被其表演一样的步法和单反吸引的目不转睛。彼时我尚不懂计分规则,出于可以理解的面子原因,也从未向人请教。是一场又一场费德勒的比赛,让我入了网球这项运动的门。
大学生活开始得近乎突如其来,一下子置身陌生校园,眼前没有道路、明灯与指引。在野蛮生长的日子里,不小心拿了费德勒消遣。长江边四年时光,没落下费德勒几乎任何一场比赛,而更早之前的比赛录像,则在电脑里反复播放。他从小打球就那样,不是长大了才优雅如斯。
那时常去国外网站找费德勒的消息,网坛名宿对他的评价也烂熟于心。直到约翰·麦肯罗说,“我从没见过比费德勒更爱网球的人”,才不想再去看评论。对于这个天才球员,人们从不吝溢美之词。罗德·拉沃尔、比约恩·伯格、桑普拉斯、阿加西……在这串长长的名单上,名宿们甚至不惜拿自己对比,来证明费德勒是历史最佳。
心直口快的柳比西奇,在一波又一波赞美中独树一帜。他说,我们拼尽全力,就是为了打进决赛,然后输给那个叫费德勒的人。可能因为真的很迷费德勒,退役之后的柳比西奇,如今进入了他的教练队伍,在场下比他还紧张。
我熟悉费德勒的典故。有人叫他奶牛,这是因为2003年他第一次拿到温网冠军,瑞士人实在不知如何表达爱意,只好送了头奶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后来,那头奶牛死了,瑞士人又送了他一头。有人叫他山羊,因为在职业生涯的最近几年里,网坛始终有人想把他定为“历史最佳”,Greatest of All Time,合起来正是GOAT,英文单词山羊。
时间越久,围绕他是否历史最佳的讨论越激烈。有人搬出历史上的记录,比如罗德·拉沃尔曾两次完成年度全满贯,而费德勒从未做到。比如女子网坛的大满贯历史记录是24个,而费德勒此前虽然已有17个大满贯头衔,但以他近几年夺取冠军头衔的速度,几已无望。
最大的威胁来自苦主纳达尔。这个比费德勒小5岁的年轻人,在费德勒冉冉升起的日子里横空出世。我记得2005年的迈阿密大师赛决赛,彼时还是五盘三胜制,纳达尔穿得如同海盗,无袖T恤,七分裤,左撇子,每次击球都伴随着难听的呻吟,大臂挥过头顶,跑起来如同野人,眼神似乎想杀掉对方。那场球费德勒最终赢了,但我猜他已然感到寒气逼人。就在那年法网半决赛,19岁的纳达尔击败全盛时期的费德勒,并最终捧起冠军。那是一连串绝望的开始。
那几年,技术本已毫无瑕疵的费德勒继续苦练,成长为真正的红土高手。惜其生不逢时,那个西班牙斗牛士简直是为红土而生,在尚未结束的职业生涯里,已经拿到九个法网冠军,此举前无古人。
在很多年里,我都厌恶纳达尔。费德勒似乎陷入了这样的魔咒,一项又一项的红土赛事,他都能打入决赛,然后输给那只蛮牛。有些输得干净利落,有些让人肝肠寸断,四五个小时的大战之后,任由纳达尔在球网那端纵情庆祝。偏巧其庆祝动作格外尽情……我对失败这件事的接受度,真的被纳达尔改变不少。
我们普通人没有站在中央球场的机会,更不会经历像费德勒那样的惨败。在几万人面前功亏一篑,还要面露笑容接过亚军奖杯,讲话感谢所有人,这事简直无从想象。
网球选手需要异乎寻常的心理素质。这项看似优雅的运动,每一场比赛都只有自己扛着。不像足球,不像篮球,不像任何一项集体运动,它在让人窒息的比拼之余,需要细腻的战术变化,和强大的心理调节力。如果你看过几场费纳决,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有太多的分数是关键分,拿到不会上天堂,丢了却可能下地狱,做观众都紧张,遑论在场上挥拍如风。
费德勒长着一张扑克脸,不到胜利那一刻,永远面无表情。摔拍,咒骂,与人冲突,似乎从来不会发生在他身上。这个以球风优雅著称的男人,作风同样优雅。他在场上沉默寡言,场下得体风趣,除了唱歌难听点,几乎没有多少外在缺点。
但费德勒并非从来如此,他亦生性顽劣。年少时的瑞士人,没少因脾气臭吃苦。他总是摔拍,罢练,然后被罚去扫厕所。从他9岁开始,澳大利亚人皮特·卡特成其授业恩师,这个毛躁小子,在精心打磨之下,情绪波动日渐稀少,抗压能力越发强悍。罕有人匹敌的天赋,终于有了正确的宿主。
让人遗憾的是,2002年,在费德勒一飞冲天之际,卡特死于一场南非的车祸。这对费德勒打击极大。从2005年开始,卡特的父母,每年都会坐在费德勒的包厢里看澳网,他来承担所有费用。卡特逝世那年,费德勒一心想拿到戴维斯杯献给恩师,孰料在一场焦点大战中,输给巅峰时期的休伊特。自那之后,费德勒对休伊特十五连胜。
然而瑞士人终究是血肉之躯。2009年春节期间,费德勒刚从噩梦般的2008年苏醒过来。那一年,他受困于单核细胞增多症,状态急剧下滑,直到过了夏天才勉强拿下美网冠军,保持了连年大满贯纪录。带着极佳的身体状态和一颗冠军的心,他一路砍瓜切菜,打入澳网决赛,发现纳达尔也挣扎着来了。
完美的复仇时机。之前那年,纳达尔刚从费德勒的后花园中抢来温网冠军。在草地赛场上,费德勒是当之无愧的史上最佳。20岁那年,扎着辫子、一幅杀马特造型的费德勒,就在温网击败了七届冠军得主皮特·桑普拉斯,此后蓝天草地白衣,温网迎来最美妙的视觉观感,瑞士人迄今也拿到七个冠军。可是那年,纳达尔不但死死守住法网,还夺走了温网。
恰好,费德勒在硬地上也几乎是历史最佳,对纳达尔颇有胜算。
那场五盘大战的很多细节我还记得,永不知疲倦的纳达尔很多次跑出了镜头外,然后伴着呻吟,球以奇异的弧线飞回场内。这个眼中似乎只有胜利没有美感的年轻人,如一头野兽,在墨尔本公园打出无数的正手上旋球,死死压住费德勒的单手反拍。造物主一定很想跟瑞士人开这个玩笑,他的单反优雅无双,最大的对手却是个左撇子,还特意练出最为暴力的上旋球,单反的灵活受制于力量的压迫,相生相克莫过于此。在慢节奏的红土地上,费德勒不得不用单反去接那些裹着红土的上旋球,经常像个新手一样,把球打到天上去。
墨尔本奇热无比,观众坐在场里都受不了,费纳决却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次五盘大战,两人各怀心事,几乎发挥到了极致。最终,纳达尔跪地庆祝,费德勒坐在场边木然无声。
他终究没能忍住,神坛之上的费德勒,似乎一下跌落凡间,趴在罗德·拉沃尔肩上痛哭。面对几万观众,他刚准备敷衍几句获奖感言,泪水便决了堤。一开口,说出的话变成了“God, it’s killing me……”
如果有费德勒球迷不愿回忆的一个瞬间,定为此刻。纳达尔搂住费德勒肩头,轻声安慰,但结束后他就对记者说,罗杰需要在失利的时候也做一个绅士。一时间,似乎一个黄金时代真的过去了,人们忙不迭的开始怀念。
看球这么多年,最大的启示之一是,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这句大俗话,一次又一次在费德勒身上显灵。2009就是这样的年份,那年夏初,费德勒再次拼尽全力,打入法网决赛,发现纳达尔并不在。瑞士人的大满贯拼图中,多年来独缺法网,这是横亘在他历史地位前的一块巨石,上面站着西班牙斗牛士。谁也没想到,人高马大的瑞典人索德林,让纳达尔在法网首尝败绩。
一切顺理成章,那个年代,在法网没有其他人能让费德勒吃败仗。我清晰记得在宿舍里,HP电脑放在对着门口的桌上,风扇轰鸣,视频网站如抽丝剥茧,费德勒直落三盘拿下比赛。那是他最丑的一次,以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跪在场上,打着滚哭。
随后他回到温布顿,与好友安迪·罗迪克大战四个多小时,第五盘打到16:14的局分,印象中每个人都发了50多个ace球。然后,他抱起了温网冠军奖杯,罗迪克毫无意外地哭了,职业网坛压力巨大。没过多久,29岁的罗迪克退役,他曾是我在网坛最喜欢的人之一。这次澳网一结束,罗迪克就发了条推特:“大家都消停吧。半年不打比赛,一回来就赢……真是难以置信。恭喜我的朋友费德勒。”
罗迪克所说的,是去年费德勒经历了成名之后第一次长长的休赛期。这让人难以置信,他的身体像一块瑞士手表,始终值得信赖。他独享的网坛记录中有一项,是连续参加65个大满贯,这意味着接近17年的时间。任何时代,都没有人做到过。他在名利场看似风光,其实克制的如同苦行僧。
跟罗迪克一样,与费德勒同时代的顶尖选手,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有些甚至只坚持到不足30岁。过去这些年里,他见识过桑普拉斯、阿加西的时代,见识过萨芬、罗迪克、休伊特的巅峰,见识过德约科维奇、穆雷的统治,见识过德尔波特罗、特松加等一众中坚力量的压迫,见证过拉奥尼奇、迪米特洛夫等新生代的崛起,一路走来,似乎真的只有纳达尔陪伴,还比他小了足足5岁。而纳达尔在过去几年间,动辄整年大伤。
哦对了,2009年那次温网是费德勒第15个大满贯锦标,从此超越桑普拉斯,独霸男子网坛历史第一。他独享的历史记录,还包括打入28次大满贯决赛,和302周的世界第一排名。因为家底太厚,如今斯人只要出场,就可能是新的纪录。
如果世上有完美之人,费德勒可能是最为接近的之一。一头卷毛,高大帅气,瑞士国籍,球风极其优雅,场下毫无污点,四次劳伦斯最佳男运动员,网球史上最佳,父母全世界跟着看球,打完比赛就去陪老婆,就连生娃都是一对双胞胎女儿,一对双胞胎儿子……
澳网颁奖典礼上,费德勒转身对纳达尔说,“请继续像这样打下去吧,拉法,网球需要你”。这是对共同体的责任。男子网坛也需要费德勒,他和纳达尔在全球的号召力,成为今时今日网球运动地位的重要保障。费德勒之于网球,就像乔丹之于篮球,泰格伍兹之于高尔夫那样,让这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尊重。
可能正因如此,费德勒深受爱戴。有朋友看完这次澳网后说,怎么感觉像在打主场。其实在我看球的日子里,他在全世界几乎任何一片球场都是主场。即便在伦敦面对穆雷,在纽约面对罗迪克,在巴黎面对特松加,在墨尔本面对秀伊特,支持声也不会少。
费德勒当然不完美,完美只是大众媒介喜欢的一个形象。做媒体越久,越理解这一点。比如输球之后,他喜欢为自己找借口,而纳达尔似乎永远不会,这让我看到他性格中难以坦然接受失败的一面。但他始终是一股向上的力量。2009年的澳网决赛,与2017年的澳网决赛,相隔八年,除了费德勒更多的皱纹,和纳达尔更稀疏的头发,几乎毫无区别。巅峰对决,妙在毫厘之间,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动作,远不是今日总在底线缠斗的力量型选手所能为,那代表着天赋、创造力和对这项运动真正的爱。
正是这股力量始终鼓励人向前。我爱批判,眼中少有偶像,但十几岁喜欢上费德勒之后,发现并无改旗易帜的必要。他号称天赋绝伦,但来自全世界的粉丝、记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把他私下里的训练,对自己生活的苛刻规范传到网上,一个巨星是没有隐私的,他生命的每一天,都在为网球呼吸。无数次当我坚持不下去,会想起那些盘末点与赛末点,全世界成千上万人注视之下,他面无表情击垮的对手,与承受的重击。即便输得再惨,第二天他也能一脸嘚瑟的说,感觉自己身体极佳,能赢下新的冠军。我热爱这样的天性乐观。
几年前去上海看过他,赶在第一个冲到了训练场,看着他跟瓦林卡走进来,坐在离两米之外。训练完,才意识到他想给大家签名,情急之下把随身带的iPad递了出去。这个iPad没再充过电,成为费德勒专属。
过去许多年,每次夺得重大冠军,费德勒都跪地庆祝,一看就经过了精心设计。过去四年半,他没再夺过大满贯,人们这次是真的相信了,一个费德勒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便许多铁杆粉丝,也总说只要他还在打球就已心满意足。然而最伟大的是一颗冠军的心,他的步伐和击球不再只靠天赋,而是对天赋十几年如一日的无限珍惜。这位赛会17号种子的第18冠,是会写在体育史上的奇迹。
但最后夺冠那个瞬间,他跳了起来,没有跪下。
86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