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 00:00:00嘉辉 时间管理
如何对孩子进行时间管理方面的教育,这恐怕也是现在很多家长面临的问题。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海绵之水
想当初,我会看电视剧,也会在网上逛来逛去,但我还是经常觉得很疲惫。而今天,我们家里已经没有电视了,我不在网上闲逛,看起来日常似乎没有特别留给自己放松的时间,但我反而不那么累了。现在偶尔会在微信浏览上花一些时间,我发现一个特点,看微信感觉是一种休息,要特别有空闲的日子才能看,但是这样的日子反而更容易觉得疲惫。我感到,无所事事并不能让我感觉轻松,反而是效率卓著让我感觉充满力量。
我现在因为事情多,所以充分利用了“大石头原理”。关于“大石头原理”,“百度百科”上有这样的描述:
在课堂上,管理学教授拿出一个广口瓶,将一堆鸽子蛋大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放进去,直到装不下为止。然后问大家:“瓶子装满了吗?”大家回答说:“满了。”
教授又拿出一小桶黄豆大小的小石子,一边往瓶子里装一边摇晃瓶子,小石子从大石头缝隙中都挤进去了。教授又问:“瓶子满了吗?”这次大家提高了警惕,有的说:“瓶子可能没有满吧?”
教授这时又拿出一小桶细沙子,又是边倒边摇晃瓶子,细沙全流进大小石头之间的缝隙中去了。教授又问:“瓶子满了吗?”这次大家齐声回答说:“没有满。”
教授笑着说:“很好。”说着又拿出一小桶水倒进瓶子里,直到水从瓶口溢出为止。
在看似已经排满的日程表上,其实还可以找到很多可以利用的空闲。比如送老大上课外班的等待时间,是我读书的大好时光。上下班的公交车上,我刚好可以睡觉,这样晚上孩子睡了之后,我还有精力再看一会儿书。我在家会把正在读的书放在鞋柜上面,在孩子们恰好都不需要我的时候,哪怕只有5分钟的空档,我也可以站在鞋柜前看上几段,并随时准备回应孩子们的呼唤。虽然貌似只是点滴时间,但积累起来也有一定数量,而且我感觉,这样可以让我保持在一种高效专注的状态里面,保持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训练。也就是说,你越长时间保持在里面,你就越容易有这样的状态。越是经常松懈下来,保持这样的状态也就越困难。这样一种状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会有的。”我想说的秘密之二就是:越是忙碌,越是高效;做的事情越少,反而越可能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觉得“没时间”,不是因为我们做的事太多,而是太少。
二: 时间与能量
我想以个人的经历来谈谈我对时间管理的理解。我从小就是动作慢的孩子,一直到工作以后,也不是高效的人。有了老大之后,我慢慢开始接触自我成长、心理学。还记得五年前我第一次真正去见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在回答老师“为什么而来”的问题时,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我觉得我没时间!我既要上班,又想好好地教育孩子,而且在写博客!”没有时间这件事,曾经长期困扰着我。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稍稍回顾了一下自己的生活,惊讶地发现,今天我日常所做的事,大约是当年的两倍。现在我有两个孩子,而且四年级的老大比当初多上了很多课程,我积极地关注着小升初的各路信息,老二不满两岁。因为有同事休产假,我在单位承担了两个人的工作量(而且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量比五年前都有不少增加),我只顾埋头干活,当其他同事说看我效率好高的时候,我才带着小小的惊讶发现这个事实。和当年写博客类似,我今天经营着个人的公众号。然而,对于我来说,最最重要的是,今天的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没时间”!当年我常常觉得疲惫不堪、感觉很多事情的时间安排不开,而如今却完全不同,现在我会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还有时间给老大的同学们组织读书会,不仅留心着自己的孩子,我还想和更多的孩子有更深入的交流;我甚至比当年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我近期在读有关批判性思维、心理学、以及儿童阅读指导方面的书籍。以前经常感叹的“希望有时间足足睡上三天”的这种感觉我也没有了,反而每天都觉得精力充沛。
我的切身体会让我发现了时间管理的一个秘密:我们很多时候以为自己是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事,但其实,可能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做。做事表面上看起来只是需要时间,但其实,更需要的是人的心理能量。我是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效率问题的,当能量不足的时候,就表现为效率低下。心理咨询中也把做事的效率看作一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正是效率的不同,导致人人都有的24小时过出了天差地别的不同效果。也就是说,我们所感觉到的“没时间”,可能其实是“没能量”。
86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