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歌与《诗经》的关系

2017-03-20 00:00:00胡萍 声乐培训

  潮州地处岭东,毗邻南海,韩愈曾在这里兴学施教,历史上又是“十相居留”的地方,向来人文鼎盛,素有“岭海名邦”之美称。潮州人民在劳动生产的同时,也用真切饱满的感情歌唱出自己的喜怒爱恨,经年累月的积淀,终于形成了我国民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潮州民歌与《诗经》的关系

  潮州民歌是潮州人民用潮州方言创作的艺术结晶。过去流传的畲歌、秧歌、歌仔均属之。畲歌是劳动人民在开畲劳作时所唱的歌曲。

  大多数潮州民歌,都贯穿着两条思想主线——赞美祖国和家乡;追求真理和幸福;讴歌勤劳、俭朴、勇敢、热情的人民。讽刺人们的一些弊端,比如贪婪、胆怯、懒惰、嫉妒、或鞭挞卑污、奸诈、残暴的敌人。一褒一贬,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鲜明爱憎。

  潮州民歌作为一个地区民风的最真实的反映,欣赏之余,不禁让人联想起《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同样是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现状,同样是描绘劳动人民市井百姓的生活图景、抒发他们心中最强烈最真切的爱恨喜怒,除了这些地方民歌最基本的共通点,在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在潮州民歌与《诗经·十五国风》中也能找到许多相似之处。

  先就艺术手法而言,潮州民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而恰恰是《诗经》开创了“赋,比,兴”写作手法的先河。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赋的手法若运用得当,则行文虽平直朴素,形象却饱满真实。《国风》用“赋”写的篇章多是长篇,如《卫风·氓》,《魏风·伐檀》,《秦风·小戎》等。以《 ..........

阅读全文

[声乐培训]相关推荐

[声乐培训]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彝族歌曲的特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