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排木鼓舞《往》视频

2016-11-09 00:00:00少芬 其它舞蹈

  反排木鼓舞主要有高斗(斑鸠)舞,高斗大(斑鸠合翅)舞,扎夏(五祖宗)舞,扎夏(打猎)舞等五个章节。采用单击、合击、交错敲击等演奏手法,鼓点错落有致,节奏明快,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苗族反排木鼓舞动作特点

  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点急时如雷鸣。缓时如滴水;而施洞、革东地区敲出的鼓点自始至终急如炒豆,响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时。动作特点是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时控中统一进行,和谐统一。全身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手。头,手、脚开合度大,整个舞蹈动作约模仿虫、鸟、鱼、兽、禽的动作,变化时动作粗扩豪迈、骄健敏捷、灵巧活泼。真谓是"并有魄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疾"的气势。

  反排木鼓舞

  反排木鼓舞主要流传于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地处台江县城东南面,距县城26公里。起鼓山是村寨四姓氏族祭鼓节举行起鼓仪式之地,离村寨约1公里悬崖石洞,是历届祭祖放置木鼓处。

  反排木鼓舞是祭祀性舞蹈,源于祭鼓节。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系从原始图腾信仰和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发展而来。据杨亮今老人介绍,按当地苗族姓氏谱系子父连名计算,迄今已有45辈人,约10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反排木鼓舞亦有近千年的历史。

  反排木鼓舞以鼓为乐点,鼓点就是舞之音乐,舞之灵魂,舞随鼓点变化而变化。鼓点器具由木鼓、鼓架 ..........

阅读全文
[其它舞蹈]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舞蹈训练怎样防止大腿过粗 下一篇:2017舞蹈艺考:如何吸引考官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