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00:00:00胡萍 乒乓球
2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以一条中二风十足的微博,宣告今年的世乒赛直通名额的队内选拔赛定名为“地表最强12人”,将在3月上旬深圳开打。
、
这个被外媒亲切地称为“胖官员”的少帅,和他的明星弟子们,用了娱乐界比较常用的“周几见”方式,为这项赛事进行预热。
是的,你没听错,这是场决定今年5月德国世乒赛参赛名额、某种程度上也会对2020年东京奥运产生影响的队内选拔赛。赛事摒弃了以往直通某某的方式,取而代之为“地表最强12人”,显然,乒协和赛事合作方腾讯体育的愿景一致:希望藉此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觉得打乒乓球是件很酷的事。
比赛当日,当众多的迷妹迷弟们鱼贯而入深圳体育馆时,他们欣赏到了一个和以往不一样的乒乓球赛,一个年轻化和泛娱乐化的赛事体系:张继科、马龙们的炫酷亮相与载歌载舞,刘国梁甚至还展示了魔术方面的才能;王皓、王励勤、马琳、张怡宁等上一代“大魔王”们的回归,他们接地气的解说点燃了人们的记忆。顺便提及的是,开场时候每一位参赛球员的个人介绍,是以全息投影资料卡的方式呈现。加上新的直播技术,乒乓球台的LED即时显示比分(队员和观众可以在台上看见双方的比分变化)等,确实够炫酷。
新鲜而年轻化的方式,让这场比赛拥有了另外的意味:除了赛事本身,它可能还是一次全民的乒乓嘉年华。场外的迷弟迷妹们在场内整齐的加油声和自制标语,在场外等待数个小时只为对球员说一声“辛苦”。他们甚至还在场外集体合唱“喜欢你,那双眼动人”来对他们表白。
难怪刘国梁如此感慨,“整个赛场的氛围和球员的表现,让乒乓球更加时尚、更加接地气。年轻人喜欢这项运动才会有未来。”
3D实时回放技术等“黑科技”的运用则是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维度。
在此前和腾讯团队沟通中,刘国梁曾明确提出,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乒乓球独步天下,但具体强在哪里,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在赛前曾以马龙为什么叫“六边形战士”为例进行说明,“马龙在这局里正手成功率得分多少、反手多少、直接进攻得多少、拦网球有多少,擦边球有多少,这些数据累计起来,在单循环里不仅看到单程比分的出现,还能看到最终系列赛下来赢的局数、分数、强项。”
3月7日的比赛中引入的3D实时回放技术,在国内赛场还是第一次使用。50台摄像机被布置在乒乓球台周围,全方位抓取每一个角度的球员表现,实时生成一个360度可旋转的观赛角度,观众可以全方位透析运动员的每一处技术细节。
这种体育的游戏化和场景还原,大大拉近了新一代粉丝和球星的心理距离。运动员的真实比赛场景就在眼前,观众可以清晰地捕捉马龙和张继科无以伦比的挥臂动作、运动的轨迹,甚至他们吞咽口水以及击球瞬间,都能精妙地捕捉。
高科技在运动场合的运用,已经成为丰富赛事内容的重要手段。包括马拉松传感式拍摄轨迹、画面的切换,登山等活动个人轨迹的极限追踪甚至可穿戴、GoPro等技术设备,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国内赛事的2.0版本。从以往被动收看赛事,到如今高科技和新的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拉近,但始终无法产生一种代入感的情绪和氛围。而本次赛事的引用,则有点类似国内赛事的3.0的版本。游戏化和高代入感,能让粉丝们真切地感受到运动之美、炫酷和时尚,也更能读懂比赛。
从更远意义上说,“地表最强12人”是对国内各大体育版权方的启发。这些融聚高科技元素的新技术运用,泛娱乐化、黑科技与专业竞技的融合,既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改变中国赛事的关注度格局。篮球、足球等大球之外,乒乓、排球等承载了国民精神的运动,也可以时尚起来、年轻起来。
版权方就好比连接器平台,把乒乓、排球等优秀内容源包装成产品,包装成一个大家易用的产品或者能感知、能喜欢的产品,最后成为一个优质的中国本土赛事,传递到用户那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正能量的循环。
中国赛事什么时候商业化,成为大众的刚需?恐怕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时间表。但只要挖掘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勇于突破,并和新兴新媒体平台实现良性互动,中国的赛事,也同样能涌现出超级碗这样的精品:精彩的编排,游戏化+专业的设计,无以伦比的场景和氛围。
我想,这也许也是“地表最强12人”这次尝试最有的价值所在。泛娱乐化与黑科技之下的乒乓运动,中国赛事影响力未来会因此而变吗?
[乒乓球]热门推荐
867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