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济南市历下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7-04-19 00:00:00陈平 论坛峰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进取,区政府一班人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再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2017年济南市历下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如下: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历下发展比较快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目标定位,突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环境治理、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工作,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全省首善之区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百余项,连续8年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 我区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服务业改革试点区。尤为可喜的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明府城和济南中央商务区“两个3.2平方公里”上升为全市发展战略,成为全市“一主一副”两个中心的重要支撑,为推动我区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转型升级,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16年预计分别完成1170亿元和127.7亿元。

  主导产业发展加快。二三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7.6∶82.4预计调整为13∶87,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018亿元,现代服务业比重达55%。金融产业链加速形成,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业不断巩固的同时,租赁、基金、担保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全区金融机构达450家,预计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均是2011年的2倍;房地产开发水平提档升级,世茂国际广场、华润万象城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商务商业开发比重达38%,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商贸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0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24%和20%,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放大。

  平台建设持续加快。编制实施“一横、三纵、五区、七街”总体产业布局规划,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中央商务区入驻优质企业450余家,成为承载全市区域性金融中心、经济中心定位的优选和首选平台;百花洲一期对外开放,实验性展示取得良好反响,编制芙蓉街—曲水亭街和将军庙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题壁堂完成修缮,明府城成为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山东济南人力资源产业园投入使用,万宝盛华、中智集团等知名机构签约入驻;山大路电子商务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济南文化广告创意产业园被列为省级重点园区;济南科技金融大厦落户我区,为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孵化融资平台。

  高端资源集聚加快。深入实施“趵突”人才强区战略,建立专家联系制度,全区高技能人才达2000余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达15人,泉城特聘专家6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吸引重点企业和行业龙头,引进和泰人寿、中国银行山东分行等注册资本金过亿元企业534家,山东交易市场清算所、山东期货股权交易中心、山东资产交易中心等一批交易平台落户发展,全区市场主体达8.2万户,是2011年末的3.1倍。累计实现招商引资449.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市级认定总部企业达27家,“亿元楼”达21座,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1家。

  (二)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动能得到释放。

  行政体制不断理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部门由25个精简到22个;围绕推进市委三项重点工作,整合组建投促、住建等部门,工作职能更加明确。事业单位改革稳妥推进,压缩事业单位16家,优化调整事业编制1200余个,公益服务职能得到加强。整合政府资源,成立历下控股集团,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现代化管理团队,积极参与土地熟化、招商服务、载体建设和投资融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驱动释放活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业园投入使用,全区各类众创空间和创业基地达31处,培育服务创业团队500余家。“智慧历下”建设扎实推进,建成智能化城市管理平台等一批应用示范工程,新增公共免费无线热点1240个,大型商圈等重要公共场所实现全覆盖。创新型城区建设深入开展,累计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98项,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48家、创新型企业达32家,发明专利申请2.1万件。

  运行保障更加有力。扎实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全面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全区83个单位预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公开。公费医疗改革顺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医保、养老金实现并轨。实施公车改革,取消公务用车458辆,节支率达23.9%。不断优化区街财政体制,街道事业编制人员经费全部纳入财政统筹。收回街道办事处出租房产5万平方米,全部用于社区办公和公共服务。

  (三)积极推进建设管理,城市面貌展现魅力。狠抓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全力打造“美丽济南”历下样板。

  征地拆迁强力实施。按照“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的总体要求,坚持法治引领、政策保障、全民动员,全力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实施项目拆迁21个,完成拆迁240万平方米。推动重点建设项目143个,建成各类载体800万平方米,洪山壹号等75个项目投入使用,刘智远、丁家安置房建设全面开工,姚家、姜家、邓家村1865户村民迁入新居。举全区之力推进中央商务区征地拆迁,实行大兵团、跨区域作战,全区70个部门街道、2600余名机关干部参与,拆除地上物12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及各类商家1万余户,腾空土地4000亩,拆迁工作取得完胜;绿地国际金融中心开工建设,“三纵三横”和轨道交通环线等基础施工加紧推进,历下金融商务服务中心、中国人寿等项目加快施工,中央商务区进入开发建设的快车道。

  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八大行动,对全区所有在建工地实施动态监管,淘汰燃煤锅炉52台,取缔黄标车8900辆,完成2万户民用清洁燃煤替代任务。对燕翅山等7座山体进行绿化提升,治理破损山体6座,栽植各类苗木75万株,治理裸露土地3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83%。建成泉水直饮点100处,实施海绵城市改造项目9个,对洪山溪、全福河等河道实施截污整治,对王府池子、浆水泉等42处泉池进行修缮疏浚,全区河道水质达标率达7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顺利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考核验收。

  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任务,规范提升开放式小区63个、脱管院落84处、便民市场44家,取缔马路市场21条,拆除违法违章建设1.1万平方米。不断提升环卫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精细化管理实现全覆盖,环卫保洁工作连续7年全市排名第一。完成经一路东延、化纤厂路等48条道路改造提升,建成燕山学校、汇波小学等4处公共停车场,57处开放式小区完成交通微循环改造,为2.4万户居民安装双气,轨道交通R3线、二环快速路等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城市承载服务功能更趋完善。

  (四)积极推进社会建设,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始终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五年来在社会事业和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160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以上。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连续实施“10236”、“124910”、“1510012”民生工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民生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实施开展困难群体大病救助,“看病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努力稳定扩大就业,安置城镇就业15.9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积极做好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实现参保1.6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14万人。建成公租房1404套并投入使用。此外,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与商河、沂水、重庆武隆等地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大班额”整治行动,新建、改建中小学13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3万个,公办普惠幼儿园达47处,首所区属高中德润中学投入使用,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达90%以上。不断强化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职能,实施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所,公立医院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科普活动,建成基层文化站点93个、社区健身场所224处、社区图书馆100所。积极发展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慈善等事业,大力加强统计、史志、档案、物价、人防等工作,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我区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区创建“七连冠”。

  社会治理持续巩固。扎实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不断理顺社区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孵化发展社会组织488家,培育志愿者队伍11支,区级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基地全面建成。村(居)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全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效果显著,建成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31个,累计开展法律援助服务2800余次。着力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视频一网控”和“双实”信息数据应用平台投入使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全面建成。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四德”工程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邻里守望”、“道德讲堂”、“历下好人”评选等主题活动,社会和谐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积极推进职能转变,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持续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

  依法行政全面加强。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70件。处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52.3万件,满意率保持在92%以上。制定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不断规范政府议事、决策程序;建立政府法律顾问队伍,落实行政单位负责人应诉制度,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政府职能不断优化。编制完成区级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梳理归纳权力事项2721项、责任事项1035项、公共服务事项213项,全部面向社会公布。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和“三证合一”登记注册制度,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下放行政审批26项,取消非行政许可15项,积极推进网上审批,服务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区为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政务服务更加集中高效快捷。

  正风肃纪持续深入。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坚决反对“自以为是”,严肃处理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认真落实市委容错免责、防错纠错“四个文件”精神,积极营造为担当者而担当的氛围,充分激发了全区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全面加强监察、审计内部监督,出台《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做到政府资金必审必检。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48起,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过去五年的历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历下发展的驻区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在巩固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实现产业多极化发展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二是城市建设发展不够平衡,项目储备不足、推进不快的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区域功能布局、基础设施需要完善,城市有机更新还需进一步提速。三是民生保障任务依然繁重,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相对不足,治霾、治堵仍面临较大压力,城市管理还存在盲点和薄弱环节,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四是面对发展的任务和压力,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还不够强,工作作风、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精准的措施、更加高效的落实努力加以解决,绝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历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是历下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历下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重大机遇期。刚刚闭幕的区十二次党代会为全区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吹响了新一轮建设发展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进取,区政府一班人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再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未来五年,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大力实施产城融合、创新驱动两大战略,全面聚焦项目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三项重点,着力推动产业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空间和经济发展活力三个提升,积极打造大美历下、现代历下、幸福历下,努力把历下建设成为全省首善之区。

  贯彻落实上述发展思路,必须坚持五区共筑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引领区。切实把创新驱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经济新形态,构筑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服务型经济更加发达,总部企业更加集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未来五年,综合实力保持全省领先位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21年达到1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总量达到1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0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的六分之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五分之一,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金融集聚核心区。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以中央商务区为平台,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类金融机构和上下游相关产业落户发展,集聚效应更加明显,2021年辖区各类金融总分支机构达600家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的50%以上,成为立足济南、辐射山东、服务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产业金融中心。

  省会形象展示区。坚持产城融合、高品质建设,未来五年,投资1200亿元,建成各类载体1000万平方米,其中高端商务载体达500万平方米,旧城更新展现新活力,中央商务区“山泉湖河城”等超高层建筑展现新形象,形成高楼林立、时尚大气的现代都市建筑群,轨道交通、高架路桥、快速路等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历下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集商务办公、社交生活、消费娱乐为一体的都市活力中心。

  泉城文化传承区。积极稳妥推进明府城保护性改造,深入挖掘古城文化、泉水文化、儒学文化、大舜文化,有机串联历史遗存、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格局,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旅游活动丰富活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2021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天下泉城”“大美历下”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文明宜居样板区。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治霾力度,推进交通路网建设,促进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未来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美化绿化水平大幅提升,绿化率达到47.5%;居民养老、医疗保障、优质教育、体育健身等资源实现全覆盖,历下成为全省最佳宜居城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论坛峰会]相关推荐

[论坛峰会]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2017年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17年城固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