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 00:00:00陈平 论坛峰会
为充分发挥泉州“海丝”起点城市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省核心区建设方案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特制订并发布本行动方案。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行动方案,全文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一带一路”的决策部署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部署,推进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五个泉州”建设,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发挥贸易基础、产业基础、华侨资源、文化资源、港口潜力、企业家队伍六大优势,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以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组织“十大行动计划”,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滚动推进一批示范带动项目,加快实现早期收获,致力打造推动“海丝”海陆统筹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面向“海丝”民营经济开放创新的重要门户、促进“海丝”多元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纽带、增进“海丝”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发挥先行作用和重要支撑作用,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点城市和开放门户。
近期目标:至2020年,在“海丝”先行区关键项目、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实现一批早期收获项目,争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250亿美元,境外累计投资2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服务贸易产值占GDP比重达30%,人均GDP与经济发展速度在“海丝”核心区中居于前列。
中期目标:至2025年,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化、金融更加开放、对外合作交流更加紧密、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门户、新高地。
远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形成立足海西、对接台湾、辐射内陆、联通“海丝”的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实现古港古城复兴,广泛建立开放包容、和谐稳定、科学高效、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泉州成为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和充分展示“海丝”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海丝”沿线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二、空间布局和努力方向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布局和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点合作布局,以东南亚、南亚、中东为合作重点区,以中亚、欧洲、东北亚、非洲为合作拓展区,以大洋洲、美洲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为合作延伸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中,要发挥好泉州的优势,全力在以下六方面先行先试。
(一)在推动华侨华人参与“海丝”建设上先行先试。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机遇,发挥泉州华侨优势,扎实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动员泉籍华侨华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一步密切与东南亚等泉籍华侨华人集中地国家在文化、经贸、金融、科技、教育、新闻、海洋、旅游及中医药等领域的合作。规划建设华侨海洋城、侨商与民商联合创业区、华侨综合保税区、华侨自贸区,吸引华侨华人回归创业,形成华侨华人聚集发展创新区。
(二)在推动泉台港澳共促“海丝”建设上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独特的台港澳人文、经济文化资源等优势,努力深化提升泉台港澳在“海丝”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做大做强泉州台商投资区,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合作。积极承接福建自贸区辐射,争取平潭岛对台政策落户泉州,推进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合作,探索泉台两地“两区两园”的合作模式。深化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下的泉台经贸合作。加快泉台港澳在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联手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
(三)在推动民营经济国际化和引领制造业绿色智能转型上先行先试。深入实施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保障和推动民营经济国际化,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制度环境。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推进高水平“引进来”,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扩大双向投资合作,联合侨商、台商“走出去”,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贸合作园、产业合作园区、商品城等,持续推进人员往来和双向贸易投资。抓住“中国制造2025”机遇,实施“泉州制造2025”行动纲要,加快实施国家“数控一代”工程和“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推进“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泉州智造”转变,夯实企业“走出去”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基础,提升民企的国际竞争力。
(四)在推动金融开放创新服务“海丝”建设上先行先试。深入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创新金融服务,推动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努力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拓展金融对外开放合作通道,争取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外汇管理改革、跨境人民币使用等方面成为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双边、多边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发推动“海丝”建设的贸易金融产品,提升泉州金融国际化水平。积极申请扩大对伊斯兰国家金融开放,吸引伊斯兰国家金融资本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
(五)在推动“海丝”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和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上先行先试。大力加强泉州城市对外传播和推介,着力实施外宣阵地拓展、影视展示推广、对外文化交流、新闻媒体宣传、海外城市推介等泉州城市国际形象推广五大工程,提升泉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深入推进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传播好“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声音。挖掘泉州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遗产,弘扬开拓进取的海洋精神,弘扬中华海洋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多元宗教文化中心、华侨华人闽南文化原乡、历史文化遗产宝库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促进文化的互动交流和文明互鉴。创建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立海洋文化生态保护体系,构建海洋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高端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中华海洋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六)在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城市合作上先行先试。适应国际大型集装箱运输和国际邮轮靠泊需要,加快港口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立体交通体系,推动与“海丝”沿线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加快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积极支持“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以及联盟工商理事会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等重大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海丝”沿线城市建立友城、友港关系,选择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海丝”沿线国家重点城市缔结友城,探索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拓展合作交流空间,不断扩大泉州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影响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基点城市和海陆丝绸之路联接的重要节点。
三、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一)“海丝”泉州港口复兴行动计划。顺应全球深水集装箱航运加快发展、“大船深港”时代到来的趋势,充分发挥泉州深水港建设的优良条件,推动泉州港列入全国主要港口名录。到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0万TEU;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运线达20条、空中航线11条,缔结友好港口5个。
1.构建“一带一路”陆海联接新通道。建设“一横三纵”铁路网,加快推进兴泉铁路建设,对接与国内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及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构筑泉州、西安、昆明三方联通大通道,加快推进陆地港建设,实现海铁联运。加快建设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中化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秀涂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加快建设“一环两纵三横五联”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厦沙高速泉州段。争取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获得更多的航权、时刻资源,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等优惠政策,重点开通和加密至东南亚、南亚、中东等“海丝”沿线国家的航线,拓展国际航空货物业务,建设临空物流园区;做好泉州新机场和大港湾航空产业城的规划建设。
2.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泉州港深水泊位整体容量、增强通航等级,重点加快秀涂作业区16#泊位、石湖作业区5#—6#、肖厝5#—6#、石井16#—19#等码头泊位建设;加快建设泉州湾航道二期、湄洲湾航道三期,推动斗尾国际深水集装箱码头规划建设,推进以深水集装箱、大型散货为主的重点港区建设,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加快建设“海丝”现代国际物流基地,推进出口加工区、泉港、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德化等地的临港物流园区、大型专业市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争取获批更多进境指定口岸,探索实施与东盟国家、台港澳地区关检机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打造便捷通关体系。
3.扩大与“海丝”沿线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积极推动泉州港与“海丝”沿线主要港口城市缔结友好港口、互设办事机构、拓展代理业务等,近期重点推动与沙特阿拉伯达曼港结对。鼓励国际航运经纪人公司和大型船舶管理公司在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内外大型港航企业来泉投资建设港口码头,支持航运企业在泉州港增开与“海丝”沿线国家间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支持泉州航运企业参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航运及配套设施建设。
4.推动泉州古港转型发展。弘扬泉州“海丝”古港文化,实施“古港转型升级”行动,推动后渚港区功能转型置换,规划建设游艇专用码头,建设与海湾城市良性互动的滨水休闲旅游港区,成为“海丝”文化展示、滨海旅游开发、蓝色休闲娱乐的重要文化旅游基地,打造古港文化旅游品牌。调整秀涂“人工岛”泊位功能,推进泉州湾国际邮轮码头规划建设,加快古港古城联动发展,构建海洋城市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二)“海丝”双向投资贸易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间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着重发展与东盟、南亚、中东等国家的合作,加快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双向投资贸易,提升泉州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1.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影响力的经贸合作平台。发挥“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及其工商理事会内引外联作用,加强沿线城市间、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常态化商务合作机制。加强与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的沟通协调,做强做优“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整合相关县(市)纺织鞋服、雕艺、石材、建材、水暖卫浴、机械、茶业、陶瓷、香品等产业优势,促进泉州会展业加快发展。积极吸引“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及企业参与办展,争取办成国家级专业展会。拓展“泉州品牌海丝行”系列活动深度,赴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中亚、中东欧等国家拓展新兴市场,在当地建立商品展销基地,提升活动实效。参与开展“海丝福建周”活动,在东南亚等国家举办“经贸文化周”,不断扩大泉州经贸文化的影响力。
2.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推动民营企业组团“走出去”,在“海丝”沿线城市共同设立经贸合作区、工业合作园区、商品城和营销中心,条件成熟时建立境外海关特殊监管区,支持相关企业加快“走出去”开展项目投资、矿山开发、金融合作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走出去”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经营,努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民企跨国公司。鼓励“走出去”民营企业在泉州设立海外业务总部,探索开展准离岸贸易和国际结算中心业务,进口“海丝”国家资源产品、农副产品等,在泉州加工后返销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探索设立“海丝”产业合作园区、国际创新园,发展多边贸易、建立双向投资体制等,积极吸引“海丝”沿线国家企业来泉投资,争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扩大项目规模,与“海丝”沿线国家在自贸园区建设,以及大宗农产品、工业原料、矿产资源、海洋产品等合作领域取得突破。
3.创设投资贸易便利化服务新平台。积极申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试点城市,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体系,加快推进跨境电商、期货交割、融资租赁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支持晋江陆地港建设整合海陆空资源的多式联运国际陆港,将国际陆港、保税物流的功能延伸至港口物流、国际快件等方向。推进“泉州购”平台及泉州出口加工区及配套园区、晋江陆地港、中兴海丝外贸电商、石狮海西电商园、德化电子商务园等建设,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推动虚拟产业园从线上线下同“海丝”沿线国家和城市开展对接。推动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对接。
(三)“海丝”发挥侨力、携手共赢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广大泉籍华侨华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作用,使之成为深化“海丝”经贸文化交流往来、服务“一带一路”大局的重要桥梁纽带。
1.发挥侨力,参与共建21世纪新丝路。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入“钻石十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活动开展等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泉州发挥泉籍侨领、泉籍华人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东南亚泉籍侨胞的贸易网络优势和东南亚市场优势,在泉籍华侨集中的国家参与经贸合作区建设,开展项目合作。在东南亚选择一批港口城市、华侨聚集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助推泉州与东南亚国家的人员互通、文化交流、经贸合作。
2.携手共赢,探索侨商民商开拓丝路新途径。发挥泉籍侨商、民商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打造侨商、民商合作新平台,邀请国内相关城市民商、沿线各国侨商代表参加,争取在泉设立“海丝”侨商、民商总部,促进广大侨商、民商加强合作,共同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邀请国内相关城市商会、异地商会参与21世纪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及联盟工商理事会,并逐步拓展至海外国家城市商会,召开相关工商论坛、举办会展,开展双向投资贸易对接等活动,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携手开展更多“海丝”城市项目合作。
3.维护侨益,建设服务侨商新平台。主动跟踪、对接港澳台、海外侨商资本的投资动向,科学策划运作招商项目,加快莲花汽车等一批与东南亚合作项目和侨资项目落地,实现互利共赢。结合国家级“金改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积极探索和争取支持侨商参与新丝路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争取在泉州设立海上丝绸之路侨商银行、华侨综合保税区、华侨自贸区等,举办华侨华人商品博览会。进一步落实新时期侨务政策,积极探索保护华侨权益的新举措。建设东南亚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涵养侨力资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愿景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推进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奉献史馆”建设,提升该馆对外交流功能;充分发挥世青会、留联会、侨青会等平台作用,加强与海外泉籍侨领、社团的沟通联系,积极做好吸引二代、三代华侨回乡创业的服务工作。
[论坛峰会]热门推荐
86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