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的设置原则_注意事项

2017-03-11 00:00:00嘉辉 结构工程师

  结构工程学是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建筑物(如:房屋、桥梁、水坝等)和构筑物(如:挡土墙、烟囱、构架等)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通过控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达到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一定安全可靠度的目的。

  构造柱有哪些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 ..........

阅读全文

[结构工程师]相关推荐

[结构工程师]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2017年结构工程师考试备考方法 下一篇:2017二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模拟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