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

2017-03-15 00:00:00吴健敏 检验技师/士

  随着临床药学的深入研究,药物对临床检验的干扰日益受到重视。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指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病理方面的复杂变化以及应用检验试剂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表现为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假正常值或假异常值,偏高值或偏低值,或多种无法解释的结果。这不仅影响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会导致临床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严重者危及生命。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哪些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知识,欢迎阅读。

  1 抗生素及抗菌药

  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普遍,对临床检验的干扰报道较多。如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能使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高,检查科常误报“痛风阳性”;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和一些广谱抗生素因抑制肠内细菌繁殖,使尿胆素不能还原为尿胆原,检验时常出现浑浊或假阴性,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孢克肟等)及磺胺类药物均可使还原法定性尿糖试验呈假阳性[1],其中头孢氨苄的干扰可持续至服药6~8小时,这种干扰选择氧化酶尿糖试纸测定可避免之[2]。此外,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还可干扰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磺胺类药物可使尿液呈黄色,使尿胆原醛试验和重氮盐试验法结果不正确;服呋喃妥因时,可使尿白细胞检查产生阳性结果;使用新霉素、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者,可导致胆固醇测定值偏低。

  2 维生素 ..........

阅读全文

[检验技师/士]相关推荐

[检验技师/士]热门推荐

[检验技师/士]最新文章

[检验技师/士]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解读 下一篇:2017年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