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017-03-03 00:00:00吴健敏 检验技师/士

  恶性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都是肿瘤,有的可能是生理性或良性疾病;同时也有部分恶性肿瘤其肿瘤标志物为阴性。这些敏感性或特异性不高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给临床决策带来了困扰。那么,如何能够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呢?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知识,欢迎阅读。

  胰腺癌

  研究显示,联合检测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及癌胚抗原(CEA)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CA19-9和CA242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更有价值。胰腺癌未转移组CEA、CA19-9和CA242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74.5%,特异性71.2%,优于单项检测。

  肺癌

  肺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较低,但CEA+CA242联合检测时,肺癌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其中CEA+CA242组达到61.5%。

  有针对性地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查

  根据病史,对体检发现可疑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例如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长期阳性的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做一次甲胎蛋白(AFP)和B超的联合检查,可使肝癌的检出率高达95%以上;若发现AFP轻度升高而B超未见占位者,应定期追踪复查,必要时补做CT、磁共振成像(MRI)、肝血管造影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对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根据其家族肿瘤部位对恶性肿瘤标志物进行有选择性的检查。

  在恶性肿瘤术前、术后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对在体检中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升高者,要追踪检查,以明确诊断。

  肿瘤标志物动态变化,对诊断意义大

  肿瘤标志物监测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则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肿瘤标志物监测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则恶性肿瘤可能性小。

  恶性肿瘤手术后肿瘤标志物下降或降至正常,动态观察中肿瘤标志物又升高,则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大。

  肿瘤标志物检查与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综合评定

  当发现某一些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要了解患者的一般病史,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做出初步诊断。

  同时监测相关指标的意义

  有报道显示,对良性肝病患者,在AFP升高病例中有90%者其AFP<1000mg/L,AFP在21~200mg/L者占55%;而在AFP阳性的肝癌患者中,亦有49%者其AFP在21~200mg/L。活动性慢性肝炎和慢性肝硬化病例,AFP呈低浓度升高,但不超过200mg/L,常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与AFP量呈同步关系,一般在1~2个月内,AFP随着病情好转及ALT下降而下降。

  因此,若AFP呈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更久,且ALT正常,则应特别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对原发与转移性病变的鉴别

  当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转移到肝脏,可有AFP升高,其升高幅度很少超过100mg/L,极少超过500mg/L,但CEA检测值明显升高,因此可作为原发与继发肝癌的鉴别。另外,临床上有原发癌病史,无肝病背景,影像学检查有肝内大小相仿、散在的多发占位者提示继发性肝癌。

  在肿瘤标志物升高时,为了明确诊断,常常进行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或病理学检查等。

  影响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其他因素

  从留取标本开始的全过程中任一环节,例如采集标本时间、采集标本类型、部位以及患者的准备情况等都影响结果。

  采集时间点

  某些肿瘤标志物在特定时间不宜检查,如糖类抗原125(CA125)在女性月经期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进行前列腺物理检查、膀胱镜检查、前列腺活检后不宜检查。

  如果不能在上述检查之前采血,应在检查1周后进行PSA检测。

  应尽可能避免在输液过程中采血,输液不仅使血液样本稀释,同时输入的液体成分也可干扰检测,对于输注脂肪乳的患者,建议在输注完成后的8~12个小时再行采血检验。

  合并特殊疾病时的注意事项

  通常来讲,肝脏及肾脏疾病可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感染等良性病变有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检测值的升高。

  此外,化疗早期会出现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短暂升高,在采血检测时都应加以考虑。

  其他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不可混进防腐剂、唾液、皮肤碎屑等其他物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检验技师/士]相关推荐

[检验技师/士]热门推荐

[检验技师/士]最新文章

[检验技师/士]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血瘀症的临床检验诊断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