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1 00:00:00少芬 高中会考
2017高中会考临近,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全面梳理数学必修内容的知识,做好系统复习,对每名考生而言至关重要。考生要从会考的等级标准出发,把握复习和答题方向,使备考不偏离方向。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考生要重视必修的5本教材,一方面要让所学知识更加牢固,另一方面要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疑惑。再现课本及会考说明题目示例中的易错基础题。同时,重视解题规范训练,书写尽量不涂改,学会正确表达,规范严密。对于会考要求的立体几何解答题目,在训练中,书写要严格按照要求,一作二证三算,不在解题规范上失分。
明确要求,整体把握
考生在考前梳理知识点时,要把会考《考试说明》和高考《考试说明》进行分析和对比,弄清它们对相同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使复习不偏离方向,不脱离实际。
例如,会考《考试说明》对函数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等内容要求的认知层次为B级(理解)要求,即对知识内容有理性的认识,知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考生要重视整体把握内容,使必修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做到融会贯通。如,整体把握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的内容;立体几何的知识体系,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及定理的内涵和外延,加强联系。
重视应用,提升能力
会考试题中考查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题目不乏亮点,这对目标定位为优秀的考生有一定的挑战。会考《考试说明》中,对考试内容的描述有许多如“用⋯⋯表示”“用⋯⋯判断”“用⋯⋯解决”的形式,如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对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要求。考生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同时在应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建模意识:既有在熟悉情境中的模仿(学过的数学建模过程),又要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新问题时,积极尝试,敢于探索,灵活处理。
第一部分:选择与填空
1. 集合的基本运算(含新定集合中的运算,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 常用逻辑用语(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判定);
3.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周期性、值域最大值最小值);
4. 幂、指、对函数式运算及图像和性质
5. 函数的零点、函数与方程的迁移变化(通常用反客为主法及数形结合思想);
6. 空间体的三视图及其还原图的表面积和体积;
7. 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角的计算、球与多面体外接或内切相关问题;
8. 直线的斜率、倾斜角的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线距离公式的应用;
9. 算法初步(认知框图及其功能,根据所给信息,几何数列相关知识处理问题);
10. 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理科: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正态分布、统计案例、回归直线方程、独立性检验;文科:总体估计、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11. 三角恒等变形(切化弦、升降幂、辅助角公式);三角求值、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12. 向量数量积、坐标运算、向量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13. 正余弦定理应用及解三角形;
14.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能应用简单的地推公式求其通项、求项数、求和;
15. 线性规划的应用;会求目标函数;
16. 圆锥曲线的性质应用(特别是会求离心率);
17.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定积分简单求法
18. 复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几何意义;
19. 抽象函数的识别与应用;
第二部分:解答题
第17题. 向量与三角交汇问题,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第18题. (文)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相结合型)
(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及其数字特征;
第19题. 立体几何
①证线面平行垂直;面与面平行垂直
②求空间中角(理科特别是二面角的求法)
③求距离(理科:动态性)空间体体积;
第20题. 解析几何(注重思维能力与技巧,减少计算量)
①求曲线轨迹方程(用定义或待定系数法)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灵活运用点差法和弦长公式)
③求定点、定值、最值,求参数取值的问题;
第21题. 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
这是一道典型应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的试题,是考查考生解题能力和数学素质为目标的压轴题。
主要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迁移思想;整体代换、分与合思想
一般设计三问:
①求待定系数,利用求导讨论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②求参变数取值或函数的最值;
③探究性问题或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第22题. 三选一:
(1)几何证明主要考查三角形相似,圆的切割线定理,证明成比例,求角度,求长度;利用射影定理解决圆中计算和证明问题是历年高考题的热点;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主要抓两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互化为普通方程;有参数、极坐标方程求解曲线的基本量。这类题,思路清晰,难度不大,抓基础,不做难题。
(3)不等式选讲: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结合型。设计上为:①解含有参变数关于x的不等式;②求解不等式恒成立时参变数的取值;③证明不等式(利用均值定理、放缩法等)。
877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