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对外汉语教学法大全(语音教学最强篇)

2017-03-08 00:00:00少芬 对外汉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哪些方法呢?这些方法又有哪些特点和局限性?相信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都读过刘珣先生那本《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其中对二语教学的主流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对外汉语常用教学法解读,希望对大家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有帮助!

  一、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

  1语法翻译法1定 义

  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语言学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3主要特点

  ① 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②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③ 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④ 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⑤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4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语法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它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

  能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体现了理性派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② 该法历史最久,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有较大影响。

  缺点:

  ① 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

  ② 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③ 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注重语义;

  ④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指经典文学作品);

  ⑤ 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2直 接 法1定 义

  又称“改革法”或“自然法”,19C末20C初产生于西欧,主要是法国和德国。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是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2语言学基础

  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3主要特点

  ① 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各种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第一批词通过实物、图画或动作演示来讲授),课堂教学常用扮演角色或演戏的方式;

  ② 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自动的习惯;

  ③ 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

  ④ 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或孤立的单词开始;

  ⑤ 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而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已过时的语言。

  4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打破了语法翻译法独霸天下的局面,并提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教学路子,活跃了学术思想,从而开辟了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这一新的领域;

  ② 直接法的许多主张,如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句本位、以口语为基础等原则,丰富了人们对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对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乃至功能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经验派教学法的先河。

  缺点:

  ① 过分强调了幼儿学习母语的规律,而对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现实也考虑不够;

  ② 强调口语教学,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③ 过分强调模仿,偏重经验,对人的积极、主动学习强调不够,忽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④ 早期的直接法过分排斥母语,对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注意不够;

  ⑤ 直接法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太高,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单位都能做到。

  3情 景 法1定 义

  情景法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情景法早期称为“口语法”,代表人物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帕默和霍恩比。

  2语言学基础

  英国的结构主义,口语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准确的结构是说话能力的核心。

  3主要特点

  ① 教学目的是对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实际掌握,而言语技能又是通过掌握语言结构而获得的;

  ② 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教材先用于口头训练然后再教书面形式;

  ③ 课堂用语是目的语;

  ④ 新的语言点要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

  ⑤ 运用词汇选择程序,以确保基本词汇的教学;

  ⑥ 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

  ⑦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

  4阅 读 法 1定 义

  产生于20C初,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韦斯特所创立,又称韦斯特“新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2优 点

  首次提出了以培养阅读技能为主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所提出的主张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3缺 点

  过于侧重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其他技能。

  5自觉对比法 1定 义

  主张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翻译和结构对比,自觉掌握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法。在20C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成为前苏联正统的外语教学法。自觉对比法是以直接法为对立面,客观上成了语法翻译法的继承和发展。

  2语言学理论基础

  苏联教育学思想;苏联的语言学、心理学理论。

  3特 点

  ① 最重要的特点是依靠母语自觉进行翻译对比,教学全过程都要用母语来讲目的语,以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和技能;

  ② 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在语言规则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强调先讲解理论知识以避免盲目的实践;

  ③ 在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再进行模仿、练习。

  ④ 由分析到综合,先学习构成句子的要素然后再学整句、课文,以免囫囵吞枣;

  ⑤ 以书面语为基础,以文学语言为基本教材,不重视口语的教学,反对听说领先。

  4缺 点

  过分强调翻译对比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操练和交际性练习,因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6听 说 法 1定 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又称“句型法”或“结构法”。

  2语言学理论基础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因而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教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

  3心理学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纳入到刺激-反应的轨道中。

  4特 点

  ① 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是第二位的,读写为辅;

  ② 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

  ③ 教学内容以组成语言的基本结构---句型为中心,通过句型练习掌握目的语;

  ④ 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

  ⑤ 对比母语与目的语以及目的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找出学习者的难点,以确定教学重点;

  ⑥ 严格、及时地纠正学习者的错误,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从多种途径强化刺激。

  5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听说法第一次自觉地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② 听说法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法体系,提出了许多合乎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重要原则,至今仍被证明是正确的,并为人们所遵循。

  缺点:

  ① 该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把人和动物等量齐观,否认了人的认知能力的能动作用。过分强调机械训练不仅枯燥无味、引不起学习者的兴趣,也忽视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② 结构主义语言学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其结果,学习者也只能流利地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但难以具备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③ 听说法可能使学习者产生阅读、写作能力差,缺乏语文素养、知识面窄的弱点,难以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

  7视 听 法 1定 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听觉(录音)感知与视觉(图片影视)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叫“圣卢克法”。代表人物:古布里纳和古根汉。典型教材:《新概念英语》。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

  2语言学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结构就是掌握了该语言,主张对目的语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和描写。

  3特 点

  ① 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② 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

  ③ 整体结构感知;

  ④ 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听说领先,教材以对话为主,进行集中强化教学。

  4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 主要贡献在于广泛使用声、光、电技术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

  ② 强调整体感知并特别重视在情景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能力,对后来的功能法有一定影响。

  缺点:

  ① 主要是重视口语会话而忽视书面语的阅读;

  ② 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和综合训练而忽视对语言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

  ③ 根本问题还在于所有结构法的共同弱点: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掌握而未能着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8自觉实践法 1定 义

  主张学习者在自觉掌握一定的语言,流行于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代表人物:前苏联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

  2语言学理论基础

  苏联著名语言学家и.в.谢尔巴院士关于区分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的学说,并根据这一学说将第二语言教学分为语言教学、言语教学、言语活动教学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3特 点

  ① 自觉性原则;

  ② 实践性原则;

  ③ 功能、情景、题材相结合的原则;

  ④ 口语领先原则;

  ⑤ 以句法为基础的原则;

  ⑥ 综合性原则;

  ⑦ 考虑母语的原则。

  9认 知 法 1定 义

  又称认知符号法,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与听说法对立,重新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和发展智力的语法翻译法,因而也被称为“现代语法翻译法”。

  2语言学理论基础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而不是习惯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能单凭模仿记忆,而是一种有意识、创造性的运用过程。

  3心理学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一个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过程,是大脑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而绝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和模仿、重复。

  4特 点

  ①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强调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活动,内化语言的知识体系,获得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② 强调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有意义的练习,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反对机械模仿,同时也反对过多的知识讲解;

  ③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强调以学生的活动和操练为主;

  ④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从一开始就进行全面训练,口语和书面语并重;

  ⑤ 适当使用学习者的母语,特别是进行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可用母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以利于目的语的学习,但反对滥用母语;

  ⑥ 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不可避免,对错误要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反对有错必纠,防止因纠错过多使学习者怕出错而影响到语言的运用甚至失去学习信心。

  5优点和缺点

  ① 认知法把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学派----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第二语言教学。其最大的贡献是更多地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教学。如强调对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强调理解和有意义的操练,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 大大拓宽了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使第二语言教学法走上了更为科学的道路。

  二、 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

  1团体语言学习法 1定 义

  这是一种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教师和学生处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咨询过程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也称为咨询法。创立于60年代美国,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柯伦。

  2语言学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整体学习观,认为人类学习是完整的人的学习,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是既有认知思维的一面又有情感需要的一面,两者需要协调一致。

  3特 点

  1、其最大特色是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老传统,充分发挥学生和主体作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对外汉语]相关推荐

[对外汉语]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2017年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下一篇:2017年上海对外汉语专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