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00:00:00嘉辉 动力培训
激励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关键是要设计好、运用好激励机制。所以,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善于掌握激励手段的领导者,合理运用激励模式,以此来提升企业管理中激励的作用,激发员工潜能。
一、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不仅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机制,而且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积极向上的积极动力。查尔斯・史考伯曾说:“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显然,激励是提高员工干事创业热忱的最好手段,可以促进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提升,能够形成人尽其才的岗位优化配置,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管理优势,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1.激励能够让员工发掘自身更大潜力,推动企业的事业发展
激励理论或手段可以从员工的生理需要、尊重、自我价值实现三个层面的满足为落脚点,从而使得员工更加认真努力工作,以期继续获得这些满足,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部分员工就会展示出其原先所没有体现的价值和技能,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和革新带来帮助。
2.激励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过程是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工作的目标逐渐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高。
3.激励有助于员工体现自我价值,增加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过程,对于员工来说就是自身价值在工作中被认同和得以体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员工会自觉的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在受到激励之后,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自身价值的以体现,这将对员工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不仅使员工继续努力的工作,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更加尽心尽力。
二、激励在企业管理中非有效化应用的表现
激励机制和手段的有效应用将有利于企业内部实现科学化管理,然而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缺少认真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特别是激励方式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影响了员工本应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激励的非有效化应用影响员工竞争意识的理性化
当前,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企业在内部管理中过度强调员工在岗位上的履职尽责,而不是要求立足岗位,勇于创新,特别是在竞争上岗方面做的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激励手段应用不够,激励机制未能细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益,所以大多数企业往往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经济生产活动中,更加强调技术革新和生产各要素的协调匹配,却严重忽略了对从事管理的员工进行培养,没有为其提供健康、公平的竞争平台,从而导致员工在心理上就缺少竞争意识,影响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提升,给企业发展留下了薄弱环节,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激励的非有效化应用影响员工职级晋升的合理化
我国企业的用人方式主要有选拔、竞争、提拔、破格提拔等方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能够严格执行此类晋升步骤和方式的企业只占少数,大多数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论资排辈”。在一些企业中,能力强、业绩好仍然被排在进入企业年限之后,这种晋升形式尤其在国有企业中比较普遍。员工职级的晋升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作为奖励机制的最重要体现,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而是被一些人心安理得当作企业待遇的表现形式,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部分企业离建设现代企业的目标相距甚远。
3.激励的非有效化应用造成培训机制的不规范化
传统企业理念对于员工培训激励不够重视,有的认为意义不大,但还会浪费大量资金。正因如此,一旦发生企业生产等活动与员工培训在经费、时间上的冲突,牺牲的一方必然为后者。所以,企业培训激励机制的缺失是影响激励理论作用的发挥的因素之一,也是阻碍企业员工整体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
三、企业管理中激励有效应用的方法
面对企业在激励有效应用方面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审慎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考量,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改变和弥补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运用不善的情况,真正发挥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物质和精神总是辩证统一的。同样,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使用激励的方式也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两者各有其不同的作用,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物质激励是对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能够使员工在薪金、福利等方面获得保障,以满足自身所需,这是直接关系到员工切实利益的大事,也是一个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要做到物质激励,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员工持股激励,这种激励方式在西方国家非常普遍,其出发点是实行产权多元化,激励员工在企业持股,从而使其更有责任和使命感,达到利润共享。有一个经典的案例,著名的威尔顿钢铁公司过去长期亏损,但通过员工持股改革后,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员工持股增加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形成了休戚与共的集体创业氛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得到了企业效益。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能只看物质激励,也要强调精神激励,因为人是头脑、有思想的,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不少于物质方法,有的人甚至更注重精神上的激励。所以说,一个科学管理的企业,要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起来,运用好这两种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2.工作激励与环境激励相结合 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让员工参与管理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内在潜力和工作热情。企业员工作为个体,所期望的工作有所不同,有的希望工作具有挑战性,有的希望工作能够具有长期稳定性,这和每个人的阅历、能力和性格有关,所以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岗位,从而才能达到工作激励的有效运用。另外,工作激励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就是环境激励。只有具有较好的环境,让员工能够从繁重的工作之外,得到一些休息和放松,或者在工作上乐在其中,这才是环境激励所达到的目的。
3.成果激励与目标激励相结合
成果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即利用人们对于成就感的追求来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这是成果激励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激发职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支持员工创造,加强成果产出,这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尤其是对于高层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能更显得重要。目标激励则是通过层层制定目标,使每个人的行动都与目标联系起来,从而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觉劳动的一种激励方法。这一激励方法,要与成果激励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目标激励向成果激励的转化过程,不仅使职工的行动有方向,而且增强集体责任感,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动机,对工作产生兴趣,自觉地控制行为,极大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危机激励与培训激励
危机激励的实质是树立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古人说:“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无论企业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永不松懈、永不放松的劲头,只有从企业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具有危机意识,才能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除此之外,要将危机激励与培训激励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和长远发展。培训激励就是根据员工的自身情况及工作情况,制定适合的培训内容,以多样的培训形式来展开培训激励工作,从而全面的、有效的培训员工,提升员工自身价值,使员工可以更好的工作。
86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