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企业文化的动力

2016-12-31 00:00:00嘉辉 动力培训

  “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文化”这是很多企业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建设企业文化的动力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企业文化不简单

  关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之一是把企业文化简单化。有人一提企业文化,就说:“简单!花点钱,搞点标识,统一一下外观,不就行了吗!”有人附和说,对,就是搞一下视觉识别的策划!这种认识导致的结果是把企业文化搞成了企业的“形象工程”,只是脸面上下功夫擦胭脂抹粉,不下内功,结果引起职工的反感。

  当然企业的形象文化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只是其一,不是全部。集团公司概括的企业文化“12345”工程如此描述企业文化的三个重要特性: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共有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理念、倡导精神与企业每一个员工认同的价值观的结合。强调指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体系,是一种价值体系,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哲学,是内核,是根本。所以说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将之简单化。

  2、企业文化不高深

  有人一听,企业文化是哲学,是价值观,头就蒙了,说,我们是搞建筑施工的,整天在山沟里和钢筋水泥打交道,这太高深的东西咱弄不懂,玩不了,也没必要,我们这么多年不是也过来了吗?

  其实,从普遍意义上说,文化广义的文化就是人化,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如仰韶文化。一个企业,首先是以人为要素的经济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历史长短,从它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文化。拿我们水电系统来说,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又在四面八方搞工程,语言就自然统一为国家倡导的普通话;长年与大江大河、深山峡谷相伴,职工队伍就形成了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长期以来作为国家水电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产生了正规军、国家队的意识……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已有的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并不高深。

  有人又会说,既然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建设呢?因为无意识所产生的文化是分散的、良莠并存的。企业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必然发挥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当前的市场竞争,有人说是技术的竞争,有人说是人才的竞争,有人说是品牌的竞争,其实更深入一步,背后是观念和文化的竞争。我们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有意识地系统地去伪存真,整合我们现有的文化,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规律来提升和改造我们的文化,从而形成有利于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发展之魂。这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所在。

  3、企业文化不狭窄

  有些人的思想停留得更远。他们说,我们一直在搞企业文化呀,逢年过节,我们总是在搞文体娱乐活动呀!这些人把搞企业文化等同于唱歌、跳舞、搞球类、棋类赛等纯粹的文化现象,从本质意义上窄化了企业文化。虽说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但它不成系统,没有规律,并不以直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终极目的,因此它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不等同于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革命,也是直接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服务的。

  4、企业文化不空洞

  有人说,企业文化喊几句漂亮的华而不实的口号罢了,就象电视台上的广告词,工作还不是得实实在在地做吗。这是又一个误区,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或者干脆等同为企业核心理念的概括。

  其实即使企业核心理念也应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和广大职工的实践,何况企业文化建设有很多实体的内容。集团公司概括企业文化有四个实体要素:一是观念文化,包括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二是制度文化,反映企业观念的一系列制度,包括战略规划、人才制度、有关管理制度。三是行为文化,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反映企业文化的典型人物的事迹。四是形象文化,包括局徽、局歌、形象策划、文体活动等。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虚实结合,虚也是实,决不是空洞的口号。

  5、企业文化不单一

  有的行政领导嘴上不说,但心底里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所以由党组织书记领导、党群系统来做就行了,不是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的事情。事实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创建企业文化要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而推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改革发展,应当是两个文明有机结合的过程。单靠党群系统来做,行政领导简单应付,企业文化不仅做不好,更做不成。比如确定企业目标、发展战略、用人理念,对制度文化进行全面建设等等,靠政工系统一面热地去做,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企业文化是综合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单一的精神文明建设。退一步说,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需要党政共同参与的。十一局近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局长挂帅、党委组织实施、党政工团共同参与、广大职工积极实践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6、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拿来主义”

  有人说,建设企业文化没有经验,把先进企业的东西拿来就行了吧。但深入之后,就会发现,别人的东西再管用,别说拿不来,就是拿来了,如果只照搬,食而不化,学不来本质和内核,也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对企业固有的历史传统进行发掘和扬弃,对企业中已有的文化雏形进行有意识的整合和提升,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和亲和力。

  认清自己企业独特的历史方位、社会坐标和发展的方向。这是建立有企业文化的大前提。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行业特点、行业方位、地区特点、所有制特点、历史特点、基础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特点、目标取向特点等等。考虑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个恰当定位、认清自我的过程,要搞清“我从哪里来”、“我在哪里”、“我要到何处去”几个问题。

  与此同时,必须挖掘企业独特的精神资源。从企业独特的精神资源出发,这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小前提。一个企业的独特的精神资源包括企业的历史传统、名称品牌、企业家的精神元素、员工的精神素材等,把这些资源和社会的良性文化、民族的文化精华、国际上的先进企业理念相结合,才能开发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个性与共性结合的独特的企业价值理念,成为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这样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精神文化的一个审计盘点的过程,要搞清“我拥有多少独特的精神资源”、“这些精神资源中哪些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企业发展,应当发扬光大”、“哪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应当果断抛弃”这样几个问题。

  远古时代的大禹以治水而闻名,中国水电十一局有限公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组建的第一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队伍;大禹斧劈三门,疏导黄河,十一局人在三门峡兴建万里黄河第一坝,改造黄河,其在追求上和大禹有一脉相承之处。当时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三门峡工程建设者题词:“功迈大禹”,这就是十一局独特的历史和地域的文化资源,十一局在迎接市场经济的风浪中不仅要继承这种精神,而且要不断弘扬光大这种精神,创造新的业绩和辉煌,所以十一局将企业精神凝炼为“传承大禹,奋进不息”。企业核心理念的概括只有做到了历史与时代的结合,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才会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同,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进发出精神力量,继而焕发出物质能量。

  7、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叶公好龙”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似乎并不是难事,但其倡导的能否得到体现、实施和激励,反对的能否得到禁止,要靠一整套制度来保证和监督,以确保其在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中真正落到实处。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又是一套,比如讲以人为本,实际中职工的合法权益还得不到保障等等,这种企业文化建设只说不练,无疑于“叶公好龙”。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实践。借企业文化建设的机遇,运用系统思考,对自己的组织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进行了盘点和审计。如提出了“扁平化”的管理理念和贴近“两个市场”的观念,并以此为指导对管理组织机构进行面向市场的深化改革;发现了过去管理制度中的一些不足和漏洞,大力健全和完善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现和强化了核心理念。

  8、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战略性。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搞上一年半载就可以万事大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成立临时的机构,几个人想几句华丽的词句;或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完全等同于企业对外形象的塑造,只做些表面文章,不做深层的努力,想毕其功于一役。这样必然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确定性和间断性,也缺乏企业文化产生效应的群众基础,在实践中是非常有害的。

  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文化应是一个动词,无论是“化成”还是“教化”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说以什么来“化”之,以什么“化成”,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理念。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说,对企业来讲“化”才是最重要的,要达到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有一个进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近两年十一局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五年规划,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党政主要领导抓住一切机会讲解企业文化、阐述经营管理与队伍建设的思路与观念,正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化”的过程。

  9、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一成不变

  讲企业文化不能一蹴而就,还在于所有的企业文化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是适应某种环境、某个阶段的。有人在企业文化模式中苦苦寻找有最优秀的模式,想一劳永逸,而忽视了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环境、企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海尔在1984年痛砸电冰箱中不会提出“国门之内无名牌”。所以建设企业文化要在站上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既要发现企业当前发展阶段所最急需的文化,又要避免僵化,有前瞻性,建立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创新的观念。企业家应当洞察变化的趋势,在适当的时机,着力引导企业形成加强企业文化改革的风气,不断唤醒全体员工新的危机感、使命感,以变应变。

  10、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削足适履”

  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队伍庞大、施工地域广阔、涉及不同的建筑行业,甚至有许多辅助的或者多种经营的行业,面对着不同的对象,同时加上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因素,产生了不同的利益,企业文化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内部文化建设的>中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解决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兼容性问题,也要在战略上、大局上考虑,容许和尊重个性与特殊性的存在。但如何把握“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动力培训]相关推荐

[动力培训]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如何优化医药企业劳动力结构 下一篇: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