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知识之新生儿溶血病

2017-01-19 00:00:00健敏 临床执业医师

  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生儿溶血病的知识,欢迎阅读。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为最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ABO溶血病中,母亲多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RH溶血病以RhD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E溶血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较高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一)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RH溶血病症状较ABO溶血病者严重。

  1.胎儿水肿:宫内溶血严重者为死胎。

  2.黄疸:黄疸发生早,多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常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

  3.贫血:肝脾大多见于Rh溶血病。

  4.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首先出现嗜睡,喂养困难,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半天至1天后很快发展,出现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呕吐、尖叫、惊厥,常有发热。常出现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1.产前诊断:对Rh阴性的孕妇妊娠时应检测血中抗D、抗E等抗体,测定羊水中胆红素浓度,测定羊水中磷脂酰胆碱(L)鞘磷脂(S)含量,了解胎儿肺成熟程度,为决定分娩时间作参考。

  2.生后诊断:

  (1)新生儿溶血的实验室检查:外周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多,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2)血型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①检查新生儿及其母血型。

  ②血型特异性抗体检查:Rh溶血病: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即可确诊。ABO溶血病:抗人球蛋白试验常为阴性或弱阳性,用改良法可提高阳性率,阳性具确诊价值;患儿血清游离抗体阳性对诊断有参考意义;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即可确诊。

  (三)新生儿溶血病的鉴别诊断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乏症:从家族史、溶血程度、红细胞Heinz小体和G-6-PD活性降低等方面可鉴别。

  (四)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1.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小时内,肌注抗RhDIgG 300μg,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μg,效果更好。

  2.Rh阴性妇女有流产史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五)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1.产前治疗: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提前分娩。

  2.新生儿治疗:第一关(生后1天),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第二关(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第三关(2周~2月)纠正贫血。

  (1)降低血清胆红素:

  光照疗法:一般用波长420~470mm的蓝色荧光灯最有效。

  换血疗法:

  ①指征:出生时有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120g/L);胆红素足月儿>342μmol/L(20mg/dl);体重1500g早产儿>256μmol/L(15mg/dl);体重1200g>205μmol/L(12mg/dl),胆红素脑病

  ②血源选择:Rh溶血病应采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的供血者;ABO溶血病可用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

  ③换血量为150~180ml/kg(新生儿血量的二倍)。

  (2)增加胆红素与清蛋白的联结①输血浆或清蛋白。②纠正酸中毒③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类药物。

  (3)及时纠正缺氧、感染,避免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例题1】男,3天,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18小时发现皮肤黄染,吃奶好。体检:反应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子血型“B”,母血型“O”,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新生儿肝炎

  B.败血症

  C.新生儿ABO溶血病

  D.新生儿Rh溶血病

  E.胆道闭锁

  【答案】C。

  【例题2】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是( )。

  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B.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MN血型不合

  D.Rh血型不合

  E.ABO血型不合

  【答案】E。

[临床执业医师]相关推荐

[临床执业医师]相关栏目推荐
查看更多
上一篇:妇科肿瘤临床表现及预防常识 下一篇: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