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8 00:00:00琳钗 拉丁舞
舞蹈对人格发生影响的途径
(一)从生理层面到心理层面。
身体和心理是人的基本素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心理学家对素质的理解是:“素质是发生于人体中由生理运动向心理运动转化中的一种新的系统”体能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直接、间接地影响其他素质的形成,而这种影响长期以来被教育界所忽视。
舞蹈动作受大脑的支配,对身体的训练同时也是对大脑的训练。舞蹈训练会使一个人获得身体平衡和节奏性动作的习惯。舞蹈中的节奏体现了生命的肉体节奏与精神节奏的统一,潜意识的直觉与有意识的理性达到的平衡。在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感觉与思维的协调。节奏感是生命的基本力量,节奏训练的深层意义表现为,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具有一种“人格的力量”。
舞蹈教育从舞蹈与人的素质培养的互动关系出发,在教学中,舞蹈首先是一种身体的训练。但不只是停留在身体、形体训练的层次上。舞蹈还是一种表现,学生能在舞蹈中逐渐认识自我,有助于自我潜力的认识和开发。舞蹈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不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官,而且通过美的形式直抵人的心灵深处;不仅影响当前,而且作用长远。古今中外大量实力都雄辩地证明了舞蹈艺术能够以其独特的功效,成为培养和优化人类素质结构的有效教育途径。
西方现代舞之母邓肯有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最自由的躯体蕴藏着最高的智慧”。舞蹈的表现和传播不是外物,而是具有血肉生命、饱含感情的人自身。因此通过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表达从而对身心发生影响。有组织、有计划的舞蹈艺术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协同发展。
(二)从心理层面到社会层面。
现代舞理论之父鲁道夫-拉班说,舞蹈是一所行为学校,人们指望它在外露的礼貌背后,产生一种扎根更深的社会性的和谐和友善。
在青少年阶段,舞蹈对群体意识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舞蹈艺术有很强的集体因素,学生在跳集体舞的过程中,需要掌握集体行动的方法,养成集体观念。舞蹈是人体的律动而不是乱动。它要求节奏、秩序、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在古时候,舞蹈常被用作改善人际关系的手段。舞蹈的社会功能就在于,“乘机介绍了秩序和团结进入这些狩猎民族的散漫无定的生活中”,特别是在跳那些手持武器的集体战争舞时,若不如此,便会造成危险。
舞蹈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人们的群体意识、协同意识、交际意识和纪律观念,另一方面,又保护了每一个部落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个人的独创精神。因为它在强调步调一致的同时又允许甚至鼓励舞蹈者大显身手,一展雄姿。所以,它对于趋向松散的群体有一种维系作用,而对于铁的纪律约束之下的个体,又是一种解放和松弛。舞蹈造就的是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理想境界。它使青少年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成为时代所要求的既有社会群体意识又有个人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了四门艺术学科: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是学校教育的七大核心学科之一,系统阐释了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相比之下,我国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已经习惯了音乐、美术双科为主的格局,对舞蹈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我国资深舞蹈家、舞蹈教育家、政协委员资华筠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舞蹈美育建设的提案,指出,舞蹈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自身生命质量的一门艺术,是通过人自身的形体运动来实现的艺术行为,其本体特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效用和不可替代的功能。
861
人